2024-01-26 02:24:24 | 利好高考网
高考志愿填报考生如果遭遇滑档或退档,是没有办法补救的,因此考生必须在填报志愿时要尽力预防滑档或退档。
一、何为滑档,何为退档
滑档是指考生在本批次所填的所有院校中都不能被投档,当然就不能被这一个批次的任何一所院校录取,不得不滑到下一个批次。
而退档是指考生被自己所填的志愿院校中的一所院校提档,但在院校进行专业录取时,由于考生专业志愿没填好,自己的分数不够该院校中考生所填的任何一个专业录取分,而考生又没有填“服从调剂”,院校不得不把考生的志愿档案又退回。
考生遭遇退档还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考生虽然分数够了,但不符合院校对于专业录取的一些其他条件,如单科分数,身体条件等;二是由于现在实行的是按招生计划数的105%投档,而提前批次、顺序志愿模式下实行的还是120%投档,因此各高校提档数都基本超过了该校招生计划数。虽然说现在很多学校都承诺了“服从调剂”了投档就不退档,但也不排除仍然有学校对超过计划数的投档考生进行退档处理。
因此不管是滑档还是退档,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在本批次考生是不能被任何一所高校录取的。到知道自己滑档或被退档后,考生是不可能有任何办法进行补救的。因此考生只能尽可能科学填报志愿,预防自己遭遇滑档或退档。
二、如何防止滑档
滑梯通俗地说就是志愿填高了。要防止滑档,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做好两件事。
一是拉开志愿院校的梯度。现在我们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采用了“冲稳保”的策略,那考生就得合理拉开自己志愿院校的梯度。什么才是合理的梯度要视情况而定,考生分数越高,排名越靠前,拉开的梯度可以越小,如在全省排几千名的考生,梯度就可以以几百到1000个位次来拉开梯度,但几万名的考生,则就可以要以5000个位次,甚至更多来拉开梯度。
二是要“保”得彻底。我在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时,通常会在“保”的基础上,让考生用最后一个志愿填得更低些,也就是我总让大家在“冲稳保”的策略上加一个“垫”。至于拉开多少位次是“垫”,也同样要看自己的分数区间,分数靠前可以垫几千名,但分数靠后就可以要以万为单位来垫了。
三、如何防止退档
退档不在于分数高低,分数很高的同学也有可以遇到刚刚达到某校的投档线的情况。因此我一般建议除了提前批次不怕退档或滑档外,在正常批次填报志愿时考生一定要“服从调剂”,如果害怕自己被调剂的考生,一定要在填报各志愿院校中的专业志愿时也要拉开梯度,并根据各校专业录取规则慎重选择专业顺序。 同时考生在填报任何一所院校时都要看清其招生章程,了解其录取的其他条件, 保证自己的除分数外其他条件都符合该校的条件。其实的就只有交给运气了。
四、遭遇滑档或退档后怎么办?
考生遭遇了滑档或退档,如果还想在同一批次录取,那就只有一个机会,填报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否则就只能是在下一批次录取了。在下一批次录取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也填了下一批次的志愿。
自愿退档后不会被下一志愿录取。
高考中如果平行志愿被退档了,是不会被下一个志愿录取的,但不是就没有机会了,考生可以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志愿填报。
考生被退档之后是不能再参与本批次常规志愿的录取了,当考生被第一志愿学校退档了,就不能参加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等等的录取了。
但是考生被退档只是在所填报的本批次中被退档了,并不会影响考生参加下批志愿的填报,除此之外被退档的考生还可以参加本批次的志愿征集,这两种方法都有被大学录取的机会。
如果退档在本一批,还能关注本一批的征集志愿或是等待本二批录取。但是本一批的征集志愿专业一般都偏冷门,本二批学校知名度和教育资源与本一批也不在一个量级,对后期发展影响还是很大的。
报志愿注意事项:
要遵守网上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按时参加培训、模拟演练和网上填报志愿;填报完成后要退出填报志愿系统,并再次登录系统检查核实填报的志愿是否正确;要准确地填写好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
要妥善设置和保管好个人密码,密码不能过于简单,以防止泄露;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确认户籍信息和体检信息,逾期不能修改;要严格按照网上填报志愿流程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填报志愿。
考生对自己在网上填报的志愿负责,因考生本人了解学校信息不准确,未按学校招生章程要求和有关规定填报,个人密码设置不当、保管不善,不按网上填报志愿程序和要求操作。
未在要求的时间内提交保存志愿数据,请他人代填、错过规定的网上填报志愿时间等原因,造成志愿信息错误或遗漏而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若发现填报出现异常,考生应及时向报名点(中学)报告。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退档后果的相关内容。
退档后果如下:
退档之后不再参与这一批次的投档,就是说在这一批报的学校收不到投档人的信息,这一批的学校都没法进了。
高校退档的主要理由:总分偏低;单科成绩低;身体受限;专业不服从调剂等。
为保证不被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二是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符合2019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利好高考网
在平行志愿中,学生被某个学校退档后,将不能再参加同一组内其他学校的投档,不管你的分数有多高。比如某考生第一志愿组A志愿填报了中山大学但不服从调剂,BCDE依次填报了华工暨大深大广外。
如果已经被投档到中山大学,但因为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则失去了投档到后面4所学校的机会,直接进入第二志愿组,且要看第二志愿组的3所学校在第一志愿组录完后还有没有缺额。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报考如果滑档、退档了,该如何补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报志愿如何防止滑档与退档? 报志愿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选大学并保证录取,二是选专业并保证录取。只有实现所选大学和专业双录取,才算正式录取。为此必须把握大学志愿投档原则和专业录取规则,防止滑档与退档。 1,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 陕西省除提前批次院校外,其它批次院校都实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①“志愿并列”:考生在同一批次所报
高考志愿滑档和退档是什么意思如何避免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出现大量滑档和退档的情况,那么到底什么是滑档和退档呢?如何避免二者的发生呢?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整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滑档 1.什么是滑档 高考滑档是填报的院校投档分数线太高,超出了你的高考成绩,志愿没能够被投档进报考的院校。假如你过了一本线,滑档就会被二本录取,如果是过了二本线,滑档就可能被三本/专科录取。
第一个志愿滑档的后果 第一个志愿滑档的后果如下: 一本志愿退档不影响二本录取,退档只影响你一本第二个志愿的录取,但不影响二本、三本的录取。一本、二本、三本是三个等级,按先后顺序进行筛选的。 在高考报考的时候很多一本大学的学生,为了防止万一,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把一本志愿和二本志愿都填了,但是如果已经被一本大学录取之后,将不会再被二本大学录取,但是如果被一本大学退档了或者没有被
志愿填报不得当,有可能出现退档和滑档,该如何填志愿呢? 志愿填报不得当,有可能出现退档和滑档,该如何填志愿呢? 填报志愿时,我们一定依据自己的成绩,先选校或是技术专业,了解怎么正确去提升他们的志愿填报通过率。了解自己,明白自己合适学习培训学什么专业,不必大家觉得学哪个专业好,就选学什么专业,如果你没有兴趣的话,这一丰富的经验你同样是学不好的,你选择的专业,就是你之后要走的路,因此我们在填
如何报考才能避免滑档? 接下来给你们简单介绍下高考填报服从调剂的模式 做个比喻 比如说你报了5个一本院校 那么就类似于广场上来了5辆车 当你满足第一个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时,你就上了那个学校的车了,然后当广场上所有人都上车完毕时,5辆车会回到自己学校本部进行专业调配。 然后此时如果你的成绩达不到你选的专业成绩的话,这个学校便不会在这个专业上要你,如果你服从调剂的话,学校会帮
高考志愿填报退档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 被退档的原因 1、政策性退档 教育部规定,省招生办会根据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若你的成绩刚刚达到投档线,很有可能因为投档比例问题导致退档。 2、专业不服从调剂 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专业不服从”的占比很大,甚至有些考生的志愿中只填报了一所院校的某一个专业。如果你的分数没有优势的话,很容易遭遇
高考滑档了,该怎么办啊? 一、等待二批次志愿录取,上普通高中。 在第一志愿滑档后,可以等待二批次的录取工作。错过了重点高中,还有普通高中可以上。每一个县区都有几所一流高中和二流三流高中。只要孩子考试成绩不是太差,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上一所普通高中,在普通高中再努力奋斗,也能考上本科或者大专。学生的成绩是有很大变数的。 二、征集志愿 所谓征集志愿,就是补录。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避免退档? 高考是每个学生所经过的大考,考试结束后所填报的志愿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但是由于竞争日益激烈,有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最终落榜或者被不理想的学校录取。因此,本文将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填报志愿的注意要点,帮助他们避免退档。 一、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志愿填报之前,应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符合自己专业方向的学校和专业,并多咨询相关专业和学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