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18:44:33 | 利好高考网
甘肃2022年高考人数共计243248人。
5月10日下午,2022年甘肃省普通高考考场编排完成。今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共计243248人,比去年减少2669人。其中参与普通高考考场编排考生195613人,共设置15个考区,195个考点,6912个考场。
不参与统一高考考场编排考生47635人(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综合评价录取20800人、少年班提前录取1人,中职升学考试26751人、消防单招69人,残疾考生单设考场14人)。
甘肃省考场编排同时遵循三大原则:
1、地域原则。
考生考场均安排在考生报名所在县区,不会跨县区应考。
2、四同原则。
同―考场内考生均为同一民族语言试卷(2022年共有国家通用语言卷、藏语卷、蒙语卷3种)、同一外语语种(2022年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5种)、同一考试科类(普通文史、艺术文、体育文、普通理工、艺术理、体育理6类)。
3、随机原则。
同―考区的考生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由电脑随机产生,编排完后对数据进行备份封存。同时,本次全省普通高考考场编排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全程监督,杜绝人为干预,确保考场编排数据安全无误,公平公正。
高考注意事项:
1、4考前25分钟(第一科为考前30分钟),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放在课桌的左上方,以便查验。如遇准考证或身份证不慎遗失,请勿紧张,可找学校领队老师或考点相关人员采取应急解决方案。
2、考生尽量避免穿戴有金属的衣物和饰品,不得携带除准考证和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以外的任何物品进入考场,以便快速顺利地通过入场检查。凡携带各种发射、接收功能设备(移动电话、耳机等)及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等违禁物品的,考场内自行传递物品的,一律按违纪或作弊处理。
3、考生接到试题、答题卡和条形码后,不要急于看题、答题。要认真检查核对试题和答题卡是否本场考试科目,题卡类型是否一致、正确,张数和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题和答题卡有无漏印、重印、脏页、空白页、破损、字迹不清等问题,可举手向监考人员提出更换要求,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考生不准向监考人员询问。开考后,再行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偿。
4、考生答题之前,应在指定位置和规定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涂姓名、准考证号等,凡漏填、错填或字迹不清的答卷、答题卡影响评卷结果,责任由考生自负。不要误填缺考标记,缺考考生的标记由监考人员填写,考生禁填。
5、开考铃响后,考生开始答题。开考15分钟后不准考生进入考点。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由监考人员负责粘贴,贴好后,考生要认真核对是否与自己的姓名、住考证号相符,如有错误立即向监考人员报告。
6、考生必须按试卷要求作答。配有答题卡的,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不准吏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准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答题过程中需使用同—类型和颜色的笔。考生作答时,涂点部分必须用合格的铅笔填涂,如果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应使用绘图橡皮擦干净,注意不要划破答题卡。
2024年高考人数大概多少介绍如下:
预计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353万人。
高考注意事项:
1、掌握时间心不慌
掌握考试时间,迟到15分钟不得进场,一般要提早20分钟,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认真倾听监考老师宣读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免事后惹麻烦。
接过考卷,先认真填写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座号等,只须检查一下有没有漏页、白页即可,无须把题目从头到底地详细看一遍,只须看清解题的要求,试卷页数,大致了解一下试题份量、难度等。
2、考好第一科
进入考场,调整一下姿势,舒适地坐在位子上;摆好文具,戴眼镜的把眼镜摘下擦一擦,尽快进入角色;此时心中想着的只是考试的注意事项,不要再多虑考试的结果,成败、得失。
第一科的考试很重要,但开考前不宜过早地在教室外等待考试,可以在操场等场所有意识地放松。做到镇定、自如,不慌张。
如果出现心律轻快,手脚发抖等紧张现象,也属正常现象,可以适当进行调节,如深呼吸,同时告诫自己别紧张,不害怕。
3、先易后难不慌忙
先易后难:按照题号顺序审题,会一道就做一道,一时不会做的就先跳过去(有疑问的、不会的在草稿纸上做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
(1)使自己很快进入答题状态。
(2)随着答题数的增加,心中越来越有数,信心不断增强,智力操作效率将越来越高,难题或许不会再难了。
4、舍车保帅亦淡然
舍车保帅,自我暗示,一套卷,低、中、高三种难度都有。会做的题力求全对,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对中档题要力拼,尽量多拿分,分分必得。对于自己一点都不会的高难度题,要敢于果断放弃,因为在这方面停留,没有任何价值和必要。
5、离开考场学会及时遗忘。
及时遗忘,考后立即离开试场,不要在考场外校对答案,不要“看别人脸上的天气预报”,因为太多不准。做到考完一门,忘掉一门,不回忆,不细想,不追究答案,不在已考的科目上浪费时间,集中精力对付下一门。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年高考人数多少?的相关内容。
2024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将达1257万人,与学龄人数之比为7%,扣除社会考生和复读生占比,粗略估计高等教育普及率为73%。
2022年 高考报名人数/高中阶段入学人数为82.8%,2021年 高考报名人数/高中阶段入学人数为79.8%,高中阶段毕业生高考参与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线性推算到2024年,高考参与率将达到88%左右。
2021年全国的高考人数为1078万,录取人数为录取1001.32万人,总录取率达92.89%,假设2024年高考的总录取率不变,2024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将达1257万人,与学龄人数之比为7%,扣除社会考生和复读生占比,粗略估计高等教育普及率为73%。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2024年江苏高考人数大概多少? 依照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2024年江苏高考人数预计会继续增加,但具体数字还存在一定变化的不确定性。江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省份,也是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高考报名人数一直相对较高。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大学入学率也在不断提升,预计2024年江苏高考人数将超过2019年的约65万人。 从长期趋势来看,高考报名人数的上涨主要受到年轻人数量的影
2022年贵州高考报名人数 2022年贵州高考报名人数共有44.17万人 ,确实是个庞大的数字,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加油哦。 从表格中贵州高考报名人数来看,2020年报考人数最多,为47万,近两年有所减少。2022年高考报名人为44.17万、2020年高考报名人为47万人、2019年高考报名人为45.8万人。这些年来的贵州高考报名人数有增加有减少,这跟各地高中扩招,以及每年大学扩招不无
2024年四川高考人数大概多少人左右啊? 2024年四川高考人数大概八十万人左右。 高考统一配备文具的做法旨在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并防范作弊行为。这一做法在保证考生公平竞争的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和统一标准,以确保考试的质量和可靠性。 统一配备文具的好处之一是避免了考生因为自带文具质量差异或使用不当而受到影响的情况。每位考生都使用相同的文具,可以有效减少因文具问题导致的考试不公
2024年福建省高考大概多少人 20万。根据查询福建省高考官网显示,2024年福建高考人数是20万。备战福建2024高考,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针对各科目进行有计划、有重点地学习和复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强化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厦门历史类考生人数 6.3万名。根据查询厦门市人民政府官网得知,截止2023年8月1日,厦门2023年历史类考生人数为6.3万名,比去年减少1
2023河北省考生人数 2023河北省高考人数75万人。 2023年全国高考总人数在1200万左右。其中,河南有125万高考生,是全国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四川77万,列全国第二位。河北75万,居全国第三位。 高考人数变化的影响 1、教育:高考是衡量学生学术水平和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考人数的变化将对教育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高考人数下降,可能会导致一些学校的生源减
2024河北高考人数大概预估多少 2024河北高考人数大概预估78.5万人 拓展知识: 河北省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比上一年增加10.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除去前期高职单招录取等考生外,将有61.54万名考生参加6月7、8、9三天的文化课统考,全省共设193个考区,397个考点,20990个考场,安排考务工作人员10万人,所以今年河北高考人数有86.2万人。 2022年河
2024年高考人数 2024年高考人数1257万人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直逼1200万? 2023年全国高考时间已经定了,各省高考报名也基本结束,相信有很多人开始关心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1193万人。作为对比,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人。由此可见,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呈现明显上涨趋势。其中,1193万人更是
山西高考分数线理科 2023年山西高考分数线理科为理工类480分。 据山西省教育厅消息,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已于24日发布。其中,本科一批文史类490分、理工类480分;本科二批文史类418分、理工类396分。 艺术类 1、文化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 第一批:艺术(文)368分;艺术(理)360分。 第二批:艺术(文)314分;艺术(理)29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