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总图专业大学排名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

2023-09-03 01:06:43 | 利好高考网

总图专业大学排名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总图专业大学排名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总图专业大学排名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

第一名:同济大学,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四年制),当时的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五年制)。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

第二名: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建于1927年,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教育基地。著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刘敦桢、童寯教授生前长期在此任教,从事学术研究,为建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注重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2004年本专业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A级优秀。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建筑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含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江苏省重点学科)、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和美术学等学科,六个博士点、七个硕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一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学院的专业图书中心藏书量居全国建筑院系的前列。拥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GIS中国培训中心。

第三名: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沿袭于当初的建设部直属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79年在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至1983年共招收了5届共5班城市规划专业学生170人。1985年2月,武汉建材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在校三个班搬迁至武汉城建学院新校园,并成立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撤销,并入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撤销,其中城市管理专业的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并入城市规划系,成立新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下辖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2000年5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第四名: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前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是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原重庆大学、西南工专等院校的建筑系合并而成,是国内最早的八大建筑院系之一。 1994 年学校更名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城规学院; 2000 年新重庆大学组建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是国内最早创办的专业学科之一。 1998 年城市规划本科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 2000 年建筑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二次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 2004 年城市规划本科与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第二次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 建筑城规学院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设计艺术学七个硕士点;有建筑学以及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包括一级学科所含的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 ,自主建设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两个博士点;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地城镇规划与建筑科学》是学校“ 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007年8月20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审结果,我院城市规划与设计被确认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第五名: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学系之一,学科形成于1932年的勷勤大学,1938-1952年并入原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经院系调整与其它院校同专业合并形成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现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是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筑学系设有五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在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博士点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及景观建筑设计等5个硕士点。2002年、2004年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及本科教育也分别通过了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城市规划专业于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第六名,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原地理学系) 素有中国地理学摇篮的美誉,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地理学系之一,源于1921年竺可桢先生在东南大学创建的地学系,该系设地理气象和地质矿物两个专业。1930年东南大学由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中央大学后,地学系也分成地理学系和地质学系,地理学系设地理、气象两个专业。1945年气象专业独立成系。1949年南京解放,改为南京大学地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原浙江大学地理系(地质地理系)、四川大学地理系和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部分师生并入南京大学地理系。1954年在国内率先成立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专业。1960年代后,又先后率先成立地图学、陆地水文、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1987年易名为大地海洋科学系,设有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陆地水文)、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1995年易名为城市与资源学系,设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旅游规划与管理、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等专业。2006年4月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南京大学批准成立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下设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国土资源与旅游系、地理信息科学系、海岸海洋科学系四个系。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拥有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理科培养基地——地理学专业点和自然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点及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本学院还是教育部地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建设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是国内最重要的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海洋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学院现设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经济学)、城市规划与设计(5年制工科)等5个本科生专业.本院具有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设计》甲级资质证书

第七名: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895年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1951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37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津沽大学建筑系(原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建筑系(原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与天津大学土木系共同组建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1954年成立天津大学建筑系。1997年6月,天津大学进行学院制改革,在原建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于2000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并于2004年获得优秀资格认证。1998年学院的建筑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二级学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包括自主申请设置的建筑环境设计博士点,共有5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设计艺术学、建筑环境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8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国家批准又设立建筑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顺利通过复评,是该学科目前全国仅有的3个重点学科之一。
学院十分重视专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与海内外许多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米兰工业大学、那波利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亚琛应用科学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法国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神户大学、九州产业大学,韩国釜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中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均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长期开展师生互访、学生作业互展、联合教学和合作科研项目等活动;每年都有师生派往国外知名大学学习深造,并接受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第八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于 1956 年由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等四所院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学科的精华,为我国著名的土建类院校之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原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筑科(1923年)和原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年由梁思成先生创立),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南北两所古老的建筑系迁移至西安,合并成为我校建筑学院前身。在继续办好建筑学专业的基础上,1956年,开办总图运输设计(原称工业运输与总图)专业;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在建筑学专业增设城市规划方向;1986年正式开办城市规划专业,并开始招生;1996年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自50年代,在前苏联莫斯科建筑学院的专家指导下,建筑学院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我国设立学位制度以来,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981年)、建筑历史与理论(1983年)、建筑技术科学(1983年)、城市规划与设计(1986年)相继获得硕士授予权。1993年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获得博士授予权。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第九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是建立在1955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的经济地理专业。在文革后期,北京大学经济地理和历史地理的教员率先在国内突破原来的框框,把城乡规划作为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应用领域。到80 年代前期围绕着城市研究,又在国内倡导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土地分等定级、风景资源评价与规划等新的研究和应用方向。19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地理系改称城市与环境学系,其中经济地理专业又称”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1997年,城市与环境学系设区域经济与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规划教研室,共同担当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的教学。1999年,根据国家建设部行业要求,又由教育部特批设立五年制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并从2000级起开始正式招收。2002年6月,城市规划本科专业被编入新成立的环境学院,原城市与环境学系的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规划教研室组建成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正以丰富的研究方向、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的学术地位和丰硕的实践成果而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和规划界。
本系下设人文地理与城市规划两个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讲师7名。下设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土地经济学(含房地产开发与研究)、风景区规划与世界遗产研究、景观规划设计、旅游与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等8个主要研究方向。具有城市规划(5年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4年制)两个本科专业和人文地理硕士点以及人文地理博士点。城市规划的硕士、博士点也正在申请中。现有在校本科生120余人,硕士生40人,博士生30人。
早在1988年,就是国家教委评选的国内唯一的人文地理重点学科点。在2001年的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该专业再次以绝对的首位优势成为全国重点学科。近五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完成区域城镇体系、城市总体及分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城市土地利用、旅游发展等各类规划70余个。有国家奥运中心、中关村西区等6个重大项目在国际规划设计招标中中标或获奖。

第十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是我国早期建立的建筑院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与哈工大诞生同年的1920年。当时为隶属于中长铁路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铁路建筑科;1922年学校改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设铁路建筑系和电机系;1927年铁路建筑系改为建筑工程系。1928年,学校由东省特区与中东铁路共管,校名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当时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采用建筑结构和施工并重的教学模式。1958年起设立建筑学专业,实行6年学制。1959年国家实行院系调整,土建类专业从哈工大分离出来成立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科纳入土木工程系。1977年恢复建筑学专业本科高考招生,1979年恢复设立建筑系。1985年增设本科城市规划专业。1995年增设本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1999年成立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始于1952年,当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办含有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班。1959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文革”后1978年恢复招收导师制研究生。
200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校后,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艺术设计系、建筑系并入,组建了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04年3月成立了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和艺术设计系。下设建筑设计(一、二、三室)、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设计、产品与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10个教研室,并设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和城市设计等九个研究所,此外还设有实验中心、数字信息中心、建筑图书分馆、资料档案中心等教学和研究辅助机构。
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成立于1985年,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国较早创办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之一。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于1998年以A级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并于1999年被评为建设部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再次以A级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城市规划专业经过多年奋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本专业拥有国家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大量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项目,是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良好基地.
就目前国内来说,城市规划就业的需求量很大。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大多生活在城镇化地区,而我国居民正处在城镇化的飞速发展阶段。

总图专业大学排名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

土木工程考研专业课有哪些院校是考材料力学的呀?

大连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南昌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汕头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东华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

材料力学(mechanics of materials)是研究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应力、强度、刚度、稳定和导致各种材料破坏的极限。

一般是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学习材料力学一般要求学生先修 高等数学 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与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并称三大力学。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棒状材料,如杆、梁、轴等。对于 桁架结构 的问题在结构力学中讨论,板壳结构的问题在弹性力学中讨论。

土木工程考研最强攻略

一、择校

我们都知道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是先出成绩后选学校和专业,而考研是先在十月份进行报名择校而后,再在12月份进行初试,那么择校就是我们考研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所学校呢?

1.本校

如果你求稳,如果你只是想得到一个研究生的头衔,那么本校就是最保准的,我曾经跟老师们聊过这个问题,他们最希望招到的就是本校的学生,所以如果你求稳的话,你可以直接先在自己学校里选择你心仪的导师。

去到你们学院的官网,里面都有你们学院所有老师的信息,可以提前进行联系,我相信老师也会对你抛出橄榄枝的。

2.地域 利好高考网

如果你不考虑本校,那肯定是希望可以去到更好的学校深造,那么首先就要考虑地域的问题。

在中国,只有两所学校是没有地域限制的,那就是 清华大学 和北京大学,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辐射范围,而且学校排名越往后,这种辐射范围也就越小,这种辐射限制也就越明显。

比如说 长沙理工大学 虽然是 双非 ,但在湖南本地也是非常出色的学校,但是如果到东北,那么这个学校的名字就不是那么响了,可能就业效果就没有在湖南本地那么好。

所以如果你考研是为了找工作更上一层楼,那么地域问题是你绕不开的第一个话题,一般来说你考哪里的研究生,在哪找工作的几率就比较大,除非你要考同济、东南、哈工大等这类除清北以外的顶级名校,这类学校一般地域限制很小,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毕业证全国通行无压力。

3.学校

那么我们考虑完不考本校,也考虑完一个大概的学校地域了,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学校呢?下面这两个词是你应该要掌握的,可以在择校时进行一个参考。

老八校:清华大学、 东南大学 、同济大学、天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 哈尔滨工业大学 )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老八校起源于建筑学,但现在也成为土木专业实力的代表)。

新四军: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那么除了这两个称号,其实我们最应该看中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我们2020教育部的 土木工程专业 排名了。

一共134所大学被分成了9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对应的学校,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在土木工程当中的霸主地位(其实要是再细分的话,同济要比东南更好一点)。

一般来说,如果同学们想通过考研达到一个阶级飞跃的话,可以选择排名更靠前的学校,而更靠前的211学校,或者是双非大学,性价比就显得很高。

比如说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等,性价比就显得非常高,可以成为很多人的一个重要选择。

4.信息搜寻

之前有个老师给我举了一个反例,以前有一个学长找到他,问他哈工大怎么样,结果这个老师反问了一些考研信息,这个学长啥也不知道,之所以选择哈工大仅仅是因为觉得哈工大挺好。

这个老师当时就给了一些建议,他应该去搜寻一些更有用的信息来帮助你考研,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只是因为“我觉得哈工大挺好的”。

那么我们应该去搜集什么信息呢?通俗来讲,主要的信息有学校每年的分数线、专业课考试大纲、参考书籍、报录比、每年录取人数、每年进复试的人数等等。

那么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在哪去寻找这些信息呢?首先最重要的是目标学校的 研招网 (有的学校有,有的学校没有)。

5.专业课选择

中国土木院校这么多,专业课的考试类型可以大致分成四种:

结构力学,代表学校有东南大学等。

材料力学,代表学校有大连理工大学等。

上面两个力学二选一,代表学校有浙江大学等。

上面两个力学都考,代表大学有同济大学等。

那么对于这四种考法,我的看法是什么呢?对于现在中国绝大部分土木院校来说,都是考结构力学的,尤其之前西南交通大学在出考试大纲时,突然由往年的材料力学变成了结构力学,当时把那届考生打了个措手不及,我觉得这也代表了一个风向,就是结构力学是主流选择。

如果你还没有想好到底要报哪个学校,你就先学结构力学,尤其大家公认的三大力学里面,理论力学最难,材料力学其次,结构力学是这三个里面最简单的。

6.学硕还是专硕

在以前学硕和专硕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比如有的学校学硕三年,专硕两年,学硕考试难度比专硕大得多,在培养方面,学校更注重学硕等等,总体来说学硕是比专硕高一档的。

但是现在再来看这个问题的话,我真的觉得学硕专硕差距越来越小,甚至根本没有,现在学硕和专硕的主要差别是学硕可以直接申博,专硕不行。

近几年同济的土木硕士改革,全是专硕了,取消学硕,这也是一种趋势,专硕将要引领硕士的主体地位,大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去选择,差别并不大的。

7.其他

这里我想聊一个不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歧视问题,有好多人也在问,考研到底歧视不歧视啊,我想说这个真的分学校,也分老师,有很多学校都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源,所以在复试时多少会有一些偏向。

更有一些老师比较看中考研学生本科期间的成长经历,会有一些筛选,这都是正常现象,当然啦,也有一些学校做的太过分了,比如不保护一志愿学生啦,按学校排名给分啦。

那么我们应对的办法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分数,这个分数包含初试分数和复试笔试分数,因为这些分数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就算面试分数给的低也毫不畏惧。

二、备考

关于数学、英语和政治的复习方法,网上有太多太多啦,全国都是那么复习的,我也没啥好讲的了,主要讲讲专业课的复习方法,分为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

1.时间

关于专业课的开始复习时间每个人都不一样,三月份以前就开始准备的我统一称之为提前复习,其余的时间分别为三月至五月开始、七月开始和九月开始,那么到底哪个时间点开始比较合适呢?

首先就是提前复习是我最不赞同的,按大家的说法就是考研战线拉的太长了,考研是很累的,长时间的一个高强度负荷对身心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很多人寒假拎着一大箱子书回家了。

其实我认为这个时间点应该好好放松放松,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三月份的考研,而不是在家苦读,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状态,反正我在过年这几天是看不进去书的。

第二个我不赞同的就是九月份开始,大家应该也听说过很多学长学姐在考研之前的一两个月崩溃掉,原因就是他们觉得我复习不完了,数学很多不会的,英语阅读错一堆,政治还没开始背,这时候你才刚刚开始看专业课,说实话,这个状态的话炮灰的几率真的很大。

那么正确的复习时间节点我认为应该是五月份左右开始,这一学期在学数学基础和背单词的同时,进行专业课的基础复习,这样等到七八月份就可以开始强化训练,也就是刷题(没错,跟数学的复习思路是一样的)。

等到十月份开始刷真题,最后在11月进行冲刺,这样安排有条不紊,丝毫不慌稳如狗,避免了九十月份还有一大堆没有学的尴尬。

2.专业课复习

如果不是有别的专业的同学跨专业考土木的话,大家应该已经对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有了一个框架,虽然可能老师讲的知识点和题目没有考研那么深,但是大家应该多少都有一些了解。

首先我们要知道结构力学都考哪些。

1.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基本概念、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及灵活运用、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 自由度 、零载法。

2.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静定多跨连续梁和刚架、静定平面桁架、组合结构、三铰拱。

3.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基本概念、影响线的绘制、影响线的应用。

4.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虚功原理、位移计算、图乘法、互等定理。

5.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概念、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校核。

6.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概念、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确定、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法、对称性的利用、带有弹簧支座的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支座位移作用下的位移法、温度变化下的位移法、用位移法求超静定结构的位移、位移法与力法的联合应用。

7.力矩分配法: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的概念、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

8.剪力分配法:抗侧刚度的概念、串联并联与剪力分配法。

9.超静定结构的影响线:超静定结构影响线的绘制、超静定结构影响线的应用。

10.矩阵位移法:基本概念、刚度矩阵、等效节点荷载、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弹性支座的计算。

11.动力学:基本概念、自由度的确定、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阻尼对振动的影响、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多自由体系的强迫振动、对称性的利用、主振型的正交性。

12.结构的塑性分析与极限荷载:基本概念、梁的极限荷载、刚架的的极限荷载、比例加载的一般规律。

13.结构的稳定计算:基本概念、确定临界荷。

14.概念法画弯矩图及变形图:只有角位移的结构、只有线位移的结构、既有角位移又有线位移的结构。

我再讲一下材料力学都考哪些

1.轴向拉压:轴向拉压的应力计算、轴向拉压的变形计算、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轴向拉压变形能。

2.剪切与挤压。

3.扭转:扭转杆件的内力计算、扭转杆件的应力计算、扭转变形计算、扭转杆的超静定问题、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

4.弯曲内力。

5.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及剪应力强度条件、弯曲中心。

6.梁弯曲时的位移:基本概念、积分法、叠加法。

7.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空间应力状态分析、广义虎克定律、强度理论。

8.组合变形:双向弯曲、拉完压弯与偏心拉压、扭转与弯曲、拉压与扭转、其他组合变形。

9.能量法:应变能的计算、卡式定理、运用卡式第二定理理解超静定问题、莫尔积分法与莫尔图乘法。

10.压杆稳定:不同杆端约束下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稳定系数。

11.动荷载:等加速直线运动和等速转动时的动应力计算、冲击荷载、交变应力。

12.截面的几何性质:静矩与形心、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矩和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转轴公式。

13.超静定结构求解。

14.实验题。

15.极限荷载和塑性理论。

以上就是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全部考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是每个学校都会考上面的全部考点的,大家一定要参照当年最新的考纲来复习考点!当然啦,你要是考同济的话就不用找大纲啦,同济没有考试大纲,所以根本不会超纲。

书籍推荐:结构力学方面,如果大家不是用的自己学校老师的课本,那应该用的是龙驭球老师或者李廉锟老师的书,我建议大家再买一套同济大学朱慈勉老师的结构力学,那本书写的是真的好。

但是难度比较大,建议大家等到七月份强化的时候再看,看完一定会受益,另外浙江大学陈水福老师的结构力学、东南大学赵才其老师的结构力学、东南大学吕令毅老师的结构力学,都是精品佳作,建议买来详细阅读。

材料力学方面,大家可以选择孙训方老师的书、宋子康老师的书、刘德华老师的书,另外还有配套的孙训方材料力学同步辅导和习题全解可以选择。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材料力学

总图专业大学排名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术研究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术研究的相关内容。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国家甲级设计研究院、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验室和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5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依托学校建立。 国家级科技平台 国家干法水泥回转窑预热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生态建筑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省部级级科技平台
部级科研平台  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农房建设技术西部研究中心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现代生土建筑实验室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建筑文化研究基地耐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科研平台陕西省生态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新型干法水泥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环境保护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省水泥生产新技术工程推广中心 陕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结构与抗震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功能材料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建筑科技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中心 陕西省黄金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建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陕西省生态水泥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科技机构 钢结构研究所 建筑工程新技术研究所 工程结构与抗震研究所 材料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所 建筑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研究所 粉体工程研究所 建(构)筑物检测鉴定站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土木工程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所 建筑工程材料研究所 岩土工程研究所 劳动安全卫生研究所 空间结构研究所 矿物资源工程研究所 交通与总图规划设计研究所 工程机械研究所 结构安全研究所 机械电子技术研究所 清洁生产研究所 振动应用与故障诊断研究所 道路桥梁工程研究所 耐磨材料研究所 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研究所 计算机控制研究所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所 自动化技术研究所 西安城市与建筑研究所 智能建筑研究所 建筑与环境研究所 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所 建筑勘测研究所 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 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 建筑经济研究所 历史城市建筑保护与风景园林研究所 矿山系统工程研究所 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投资与房地产经济研究所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 管理科学与系统设计研究所 环境与市政工程研究所 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所 财务与会计研究所 清洁生产审核研究所 应用物理研究所 工业烟气净化工程技术研究所 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所 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研究所 城市雕塑研究所 中日通风技术研究中心 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贵金属研究所 生态经济文化研究所 冶金材料研究所 建筑文化研究所 冶金应用技术研究所 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校企共建科技平台 西建大莱钢建筑钢结构研究开发推广中心 西建大 - 德源矿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西安建大 - 江森自控 VAV 实验室 冶金固废资源研究中心 西建大 - 龙钢清洁生产研究开发推广中心 西建大 - 潼关中金冶炼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Sonix-MCU 芯片实验室 西建大 - 汇豪镁合金材料研究开发中心 声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建大 - 翼钢冶金研究中心 陕西省尧柏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矿业尾渣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西建大 - 海格尔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西建大 - 新达冶金辅料研究中心 建大 - 秦翔科技研发中心 西建大 - 中航泰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建大振德冶金辅料研究开发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富煌钢结构研究院 西建大 - 秦翔冶金设备研发中心 煤航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新奥混凝土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西建大—山璞矿业工程研发中心 昆山同方可再生能源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无止桥研究与发展中心 西建大-深圳建工集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昆钢钢结构研究发展中心 西建大-东南网架钢构研究发展中心 西建大-南通扬子碳素冶金研究与推广中心 西建大-济南新峨嵋重大科技基地 充气膜结构技术研发中心 建大-东铭工程技术中心 节能环保工程联合实验室 冶金技术研究中心 红然铝业产学研合作机构 三门峡电熔刚玉产学研合作基地 漳州万晖洁具产学研合作基地 建筑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截至2014年,资料来源 2005年至2010年,学校相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国家 “十五”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前期专项等国家级大项目方面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先后在 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3000余篇,出版科技著作百余部,取得国内先进水平以上成果、获全国三大奖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百余项,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创社会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学校自有知识产权(专利)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均在全国高校排名第50名左右。学校设有建筑、城市规划、建材等三个甲级设计研究院及一大批极具水平的研究机构。先后承担的“黄帝陵整修总体规划与设计”、“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大颗粒流态化理论用于水泥熟料煅烧的机理性研究”、“西部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研究”、“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稀有金属钛锆提取与加工研究”、“纳米技术研究”等几十项国家级重点规划设计及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8月,图书馆累计藏书219.5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85万册,外文图书16.8万册,中外文期刊5633种;同时还订购大量的中外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及其它专业数据库,自建有本馆馆藏特色的全文数据库,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图书馆还收藏有一定数量的特种文献和视听资料。 学术期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2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以刊登建筑、土木工程等其它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学术论文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及特色科技期刊、RCCSE(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esearchCenterforChineseScienceEvaluation)中国权威学术期刊、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等。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数据库(CCCJG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8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被评为全国理工科院校学报(社科版)优秀期刊、陕西省人文社科类优秀期刊,其中建筑文化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系统等收录。

以上就是总图专业大学排名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总图专业大学排名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相关推荐
城市开发管理专业排名大学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
城市开发管理专业排名大学 谁能告诉我城市规划大学排名及就业情况

求“城市规划”专业学校排名 1清华大学2004.6-2010.61998.6 2东南大学2004.6-2010.62004.6-2010.61998.6 3同济大学2004.5—2010.62004.5—2010.61998.6 4重庆大学2004.5—2010.62004.5—2010.61998.6 5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5—2010.62004.5—2010.61998.6

2023-09-01 07:20:56
城市规划的大学专业排名 现在全国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学校的排名,谁能告诉一下?不知道的请不要随意回答,谢谢
城市规划的大学专业排名 现在全国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学校的排名,谁能告诉一下?不知道的请不要随意回答,谢谢

大家帮忙:我想知道城市规划专业学校的排名,准确一点的哦,我想考研 建设部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通过并处于有效期内的学校名单 (截止到2004年6月) 一、建筑学专业 序号学校名称本科合格有效期硕士合格有效期首次通过评估时间 1重庆大学2000.6-2006.52000.6-2006.51994.5 2哈尔滨工业大学2000.6-2006.52000.6-2006.51994.5

2023-09-21 02:03:45
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中国大学排名
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中国大学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中国大学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中国大学排名: 第1名:清华大学 第2名:同济大学 第3名:天津大学 第4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5名:东南大学 第6名:南京大学 第7名: 华中科技大学 第8名: 华南理工大学 第9名:重庆大学 第10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第11名: 大连理工大学 第12名: 沈阳建筑大学 第13名:苏州科技大学

2023-10-13 23:21:05
哲学专业大学排名外国 请告诉我美国大学本科的哲学系排名情况
哲学专业大学排名外国 请告诉我美国大学本科的哲学系排名情况

哲学专业大学排名 哲学共有58所开设哲学学科的大学排名情况,比较好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中国哲学专业介绍 1、专业简介: 哲学专业(Phil)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哲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

2023-09-19 21:08:01
全球哲学专业大学排名 请告诉我美国大学本科的哲学系排名情况
全球哲学专业大学排名 请告诉我美国大学本科的哲学系排名情况

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哪个好 去美国留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是很重要的,那么作为名校,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哪所更好呢?接下来就为大家带来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哪个好? 综合排名 1、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在全美排名第29位,而且在不同的分类排名中,许多学院和专业都名列前茅。比如非常有名的斯特恩商学院,被誉为“全美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其MBA项目在很多第三方机构的排行榜中都位居全

2023-10-10 10:37:05
城市城建专业排名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城建专业排名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建筑学专业大学排名 建筑学专业大学排名如下: 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其建筑学专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院设有建筑学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项目,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建筑学人才。 2、中国人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学院提供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项目。 3、同济大

2023-08-27 02:28:15
城市规划专业天津大学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国内大学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天津大学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国内大学排名

天津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天津大学 专业排名一览表如下: 1、教育学,专业级别为国家级。 2、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级别国家级。 3、工程力学,专业级别国家级。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级别国家级。 5、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专业级别国家级。 6、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级别国家级。 7、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级别国家级。 8、 电气工程及其自

2023-12-11 04:43:35
城市规划专业世界大学排名(城乡规划专业大学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世界大学排名(城乡规划专业大学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1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ofKansas)综合排名:第85名 3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综合排名:第27名 4 纽约大学 (NewYorkUniversity)综合排名:第34名 6伊利诺州大学 芝加哥 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Chicago)综合排名:第128

2024-04-20 02: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