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18:20:00 | 利好高考网
一般来说,是先选专业,然后再选学校,择专业侧重于以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如果能够根据职业发展路径确定专业,则可以按照 三步走 方法进行择校:
一.查询所有开设目标专业的院校,打上标签
1.高校、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研究院所是独立于教育部和高校系统之外、以科研工作为业务核心的各级、各类研究机构。独立研究院所有很多种,其中实力最强、名气最大、分布最广、数量最集中的是直属国务院的 中科院 、社科院两大科研系统中的各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两大系统下属的各类研究机构遍布全国各地。相对于各大高校而言,科研院所比较低调,了解的考生并不是很多,报考率相对较低,因此考研难度也相对较低,虽然科研院所既非211,也非985,但是很多科研院所的实力不容小觑,是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2.34所、985、211
【34所】:34所自主划线院校,招生分数线自己划定,而不是按国家线,报考34所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年考研成绩和 复试分数线 公布时间较早,因此复试也会较早举行,而落榜的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安排接下来的调剂工作,且很多高校对 第一志愿 报考34所的学生有较高的认可度。
【985】:“ 985工程 ”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 世界一流大学 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东南部 985高校 报考难度较大,西北部985高校竞争偏小。
【211】:“ 211工程 ”是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东南部211高校报考率高,竞争激烈,西北部211高校相对好考,非211不可、自身实力不够强劲的考生可以考虑西北部211名校。
3.综合院校、专业院校、地方知名院校
【综合院校】:指学科比较齐全(涵盖哲、文、理、工、管、法、医、农林、经济、教育、艺术等 学科门类 )、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的综合实力强大的高等学府。
【专业院校】:像财经类院校、师范类专业院校、政法类院校等。
【地方知名院校】:各个省市,都有当地为人熟知的知名院校,这些地方 院校 地理位置 不同,报考热度截然不同。
二.根据以下因素确定候选院校
1.名气:
一般来讲,名气大的院校比较热门,就业方面也都是比较好的,但考研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2.地理位置:
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根据各地教育水平程度将全国的地区分为了A区和B区,A类考生所在的一区国家复试分数线往往要比B类考生所在的二区国家复试分数线高10分左右。
一区大都是教育强省,教育资源较多,各大名校也多集中于一区,因而报考人数多竞争比较激烈。
二区大都是教育稍弱的省份,B类考生的竞争相对于小一些,求稳的考生可以适当考虑B区院校。此外考研阅卷也有网络版的分旱区、水区,但是阅卷标准对于所有考生而言还是相对公平的。
3.学科实力 :
考虑该院校的目标专业排名,专业排名高,则目标专业在该院校学科实力强,意味着考研难度会比较高,专业排名低的,容易考取,一般名校+报考专业排名高,考取难度很大,名校+报考专业排名低,考取难度小一些,一般院校+报考专业排名高,考取难度较大,一般院校+报考专业排名低,考取难度较小,小伙伴们根据自己的真实能力及复习水平,选择性价比高的院校。
4.就业及培养特点:
择校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这个学校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很多跨专业考生跨考的原因就是为了转变以后的就业方向,因此最好能了解到该院校往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此外院校的培养模式也需要关注,学制几年,奖学金,导师制模式, 联合培养 等。
三. 根据候选院校数据指标确定院校
1.院校录取人数(含推免比例):
录取人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很多专业录取人数只有寥寥几人,报考风险很高,而录取人数多的的院校,虽然报考人数可能也会很多,但是会给报考考生以很大的希望。
2.复试分数线:
参考往年的复试分数线,了解该院校进入复试的门槛高低如何,很多学校不仅报考基数大,复试分数线还很高,这些学校成功考取的概率偏低。
3.考试科目:
去院校官网查找目标专业的考试科目,是否是自己学过的/擅长的/感兴趣的,如公共课,英语一/二,数一/二/三难度不一,专业课不同院校所考科目不一定相同。
4.复试要求:
在确定院校前,要清楚它的复试科目、复试规则,了解复试与初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等条件下,复试刷人少的院校优秀考虑。
5. 报录比 例(如果有的话):
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该院校该专业往年的报录比,报录比高的院校竞争激烈,初试报考人数就非常之多,
如果没有能定出专业,建议先选可能要考的专业的大方向,在所有开设这个大方向的学校里面做排除法,把压根不考虑的先剔除。
北京无疑是重所重点大学集结地,那34所一本的大学排名具体如何呢?请看下图:
北京市共有77所公办高校,其中公办本科院校61所。从这方面来说,国内很少有城市能赶上,这些学校还是可以划分为几档:
第一档:清华北大。
中国大学的天花板就不用多说了。这两所大学的专业都很齐全,并且都名列前茅。即使是新专业,也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想学人文社科就去人大,财经类学科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个八年制临床教学,护理和临床医学在全国名列前茅,毕业生可以漫游全国。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招生是以清华大学医学院的名义,护理专业是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名义。
第三档: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北师大。
这两所学校专业性强,当然录取线也是相当高。
第四档:985大学和211大学。 利好高考网
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邮电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是985名校,其他都是强211,选择性还是很多的。
当然以上都是综合性分析和排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要看考生倾向于什么专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排名才是最关键的。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考研学校有哪些?排名如何?的相关内容。
江苏考研学校有哪些?排名如何? 江苏考研学校共34所,其中前五名分别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苏州大学,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详细情况,学姐整理出了江苏考研学校及排名一览,快来一起看看吧~考研择校如何选择专业? 01 看学校简介 很多人说学校简介是“面子工程”,没有人会说自己不好,话没错,但我还是建议你去看一下学校简介,从这里你能发现学校最具优势的专业。 比如,你看到一个大学的历史上,离不开“纺织”“化工”两个词,那毋庸置疑,这就是这所学校里最厉害的两个专业。 还有,你可以看到学校曾经的名称,比如什么矿业学校,那矿业专业就是这个学校最悠久的专业,而这个专业也绝
2021考研专业和考研院校如何选择? 一、2021考研专业如何选择 说起考研专业,就不免要提到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所谓热门专业,是指那些就业前景较好,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比如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会计学、企业管理、计算机等,这些专业竞争比较激烈,考取的难度较大;所谓冷门专业,是指就业前景较差,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比如哲学、历史学门类下面的大部分专业,以及工学门类下面的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等,
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这是困扰很多研友的问题,因为考研第一步就是要先确定好学校。那要如何确定考研学校? 第一、确定报考专业 因为报考专业会直接影响报考的学校的选择。在这温馨提醒大家,如果不是对本专业彻底失望或失去兴趣,或者觉得本科的专业没前途,最好不要随意跨专业报考,毕竟跨专业报考难度较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可以跨专业报考,就是报考相近的专业。比如,学会计学、或学经济学的报考金融专业
如何选择考研院校? 1、确定报考专业。 因为报考专业会直接影响报考的学校的选择。在这温馨提醒大家,如果不是对本专业彻底失望或失去兴趣,或者觉得本科的专业没前途,最好不要随意跨专业报考,毕竟跨专业报考难度较大。 有一种情况,是可以跨专业报考,就是报考相近的专业。比如,学会计学、或学经济学的报考金融专业;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子信息工程的,报考自动化专业等,这些专业相近,专业课上有
本专业考研如何选择专业? 本文来自于同名微信公众号:大飞学长,关注有惊喜 我们在咨询学生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就是本专业考研可以跳过专业选择,这一步直接选择学校和各地区了,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第一,你可能根本不了解专业和就业的关联,虽然你学习这个专业已经有两三年。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教育专业的学生认定教育学研究生出来就是做老师其实。都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教育学类学科中除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学科教育数学考研院校排名 学科教育数学考研院校有:中央民族大、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1、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国家“985工程
计算机专业考研如何选择学校?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于1958年,算得上是历史悠久了。曾经在2006年和2012年两次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以满分100分的成绩排名第一。在今年USnews推出的2017排行榜BestGlobalUniversitiesforComputerScience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紧随MIT之后
考研如何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 面对考研的挑战,如何明智地选择目标学校和专业? 在考研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双非院校是否依然是理想的选择?关键在于权衡其成本与收益。首要的成本包括你的本科背景,以及放弃工作机会带来的收入和时间价值。而收益则涵盖学术环境、地域优势和人脉网络。你需要评估本科学校的声誉、专业排名,以及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同时,双非院校的排名和城市经济活跃程度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3-22 00:51:15
2024-03-18 15:39:14
2024-05-11 22: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