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 18:31:29 | 利好高考网
临近高考,紧张、焦虑、不知所措成了考生家长的普遍现象。在这关键时期,作为考生家长,你该怎么做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期间家长注意事项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01 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
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
02 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
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复习,一做题就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或是一个晚上,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例如,做俯卧撑,跳跳绳,打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劳,焕发精力。调整心态,消除疲劳。
03 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不要过分关注孩子,一会儿过去给孩子冲杯热牛奶,再一会儿过去给孩子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使孩子产生压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对我的关心。
04 准备一个小药箱
高考前,孩子在家备课期间有可能身体上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胃肠的不适等。孩子复习很忙,这些小毛病他顾不得上医院去看。其实,只要家里准备一个小药箱,孩子一旦出现什么身体上的不适,服点药就可以解决了,没有必要往医院里跑。
05 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物质准备
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的物质准备,把橡皮、小刀、格尺等准备好,把准考证、身份证等准备好,陪孩子看看考场,去学校采用什么交通工具,讨论一下一旦在去考场的路上发生交通堵塞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06 家长情绪力求稳定,心情要愉快
家长要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有意义的。感情的力量是巨大的,温馨的心理气氛将融化孩子心中的抑郁、苦闷、焦虑,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
07 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尽力就行 。
只要尽力就行了,父母说了这句话,孩子会感觉有定心丸,这样减少了不少心理压力,就会从容地应对高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苦恼说出来,就是做好心理调节成功的一半。当然,要讲究时间、地点和条件。不能是孩子正在复习功课时进去就聊上几句,聊天的内容不要过多涉及高考。
08 确保孩子健康
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大鱼大肉。给孩子增加什么蛋白质就能提高记忆能力,其实就算真的吃了,短期内也不可能提高记忆力。没有必要,孩子平时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在一般情况下营养都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食物不宜太辛辣,而且一定要清洁,避免拉肚子。
孩子和家长,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尽量不要发生冲突、碰撞,那无异于火星撞地球,后果很严重。
你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要把焦虑的心情转化成有效的行动,帮助孩子切实地提高成绩,这是一种学问和技巧,需要大家在实践中逐渐去摸索。
一、考生家长应具备的心理:
1.满怀信心,相信考生能取得好成绩,帮助考生树立信心。切忌盲目攀比,人与人之间存在个性差异,不可用自己孩子缺点和别人孩子优点比较,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2 .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正确地调整好自己对考生的期望值,要结合考生实际水平,规划求学目标。
3.切忌渲染考试的艰难,告诉考生只要尽力就行,这有利于减轻考生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
4. 创造宽松、欢乐的家庭气氛、避免家庭纠纷;减少亲朋好友之间的互访。
5.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家长要多倾听、多鼓励、多疏导、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用孩子优势去激励考生弥补劣势。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6.不必让考生过早的关注招生院校和志愿填报。填报志愿,现在为时尚远,从不同渠道得来的信息,往往会干扰考生情绪,无助于学习。当然家长可以关注,但不用太早传递给考生。
7.多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沟通、联系,多掌握、了解考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
8.家长是最了解考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变化的,也是学生的老师和朋友。当考生的情绪出现波动,或者行为举止出现问题时,家长就应该成为考生的心理按摩师,找出问题的根源,正确的引导学生。
总之,临考前家长应使考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和谐、无拘无束的状态下,使考生保持在积极向上、冷静乐观的精神状态中,为考试的成功奠定良好的计算基础和心理基础。
二、一些具体的问题:
△考点离家有多远?
高考实行统一编场,很多考生都会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学校参加考试,考前看考场也就非常必要。
考生应于6月6日下午,到考点查看自己所在的考场,熟悉考点环境,对考点的各类设施包括厕所等位置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以前没有来过考点,就要记清楚行车路线(步行、自行车、打车要多长时间、公交车坐几路)。
xxx前往考场应有足够的提前度,以防路阻。特别要注意特殊天气对交通的影响。
△备齐考试用品
准考证和身份证:是进入考场的有效证件,必须妥善保存。(放在透明的学具袋里。)
文具:要准备好足够的2B铅笔和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中性黑色签字笔),要到信得过的文具商店购买。直尺、三角板、橡皮等。
特别提醒:涂答题卡使用的铅笔削得太细,会延长涂卡时间,建议把铅笔削成扁扁的“鸭嘴”型,涂卡时,一抹就可覆盖选项。
表:考试时带一只表合理安排时间。事先准确校对。
水:很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反映,考试时很少感觉口渴找水喝,但是部分同学平时上课有带水的习惯,如果没有带水,感觉少些什么,带上自己习惯的水杯,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遇到卡壳的题,也可以象征性地喝口水,放松一下。
雨具:考试前两天考生或家长应注意天气预报,了解高考当天的天气情况,如果有雨,提前准备好雨具。
衣服:如果高考当天温度较高,应准备舒适、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如棉、麻质地,避免考场中暑。
△注意饮食卫生
合理搭配伙食(①每日摄取适量主食。②适当摄取有利于大脑的食物。③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要吃易消化、新鲜、卫生、清淡的食品。)
很多高三考生都能注意到膳食营养,但由于天气炎热,心情紧张,冷饮、凉菜往往成为同学们的首选,这时考生有必要注意饮食卫生,必须保证食物的新鲜清洁,防止出现腹泻从而消耗体力;少食容易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
三、 怎样度过考前最后一天
1. 上午适当复习基础知识,看看模拟试卷或作文。
2. 散步、听音乐,平稳过渡正是保证水平发挥的重要条件。
3.不要过早睡觉,也不可再熬夜。 利好高考网
4.睡前少食一些有助于催眠的食品。(牛奶、苹果)
5.清点考试用品(钢笔、铅笔、手表、像皮擦、准考证要统一放在透明的袋子里。放在明显的位置)
四、 考试当天应注意的事项
1. 注意早餐的营养。
2. 两科考试之间.要学会迅速遗忘上一门考试,不要对答案,调整战略,千万不可后悔而不能自拔。
3.注意休息与饮食(午睡很必要)
4.为下一门考试作简单准备(注意一下平时不是很重视的地方,看一些公式、定理、表格,以及一些概念,以加强记忆。)
五、关于家长陪考
1、在征求孩子的意见的前提下,如孩子愿意,欣然前往陪考 。
2、孩子不愿意的情况下,采取尾随的方式陪同前往,以免突发事件发生,留下遗憾。
六、特别需要注意的'细节:
1.准考证一定放在安全稳妥的地方。每年高考都会发生丢准考证的情况,这对考试难免产生影响。
2.文具要准备好,中性笔、三角板、铅笔、橡皮等一样也不要落下。
3.出门之前,早餐要吃好,多补充些蛋白质,如牛奶、鸡蛋,注意要清淡,要多饮水,以白开水为好。
4.注意要穿透气吸湿好的纯棉衣裤,半袖衫家加一件外衣,可以应对两种天气情况。
5.此外,家长可以准备些应急药品,如藿香正气水等,具体可找医生咨询。
6.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考试前一天不要参加动作较激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同时不要到离家太远的地方。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应是考前最后一天的主旋律。
高考时考试注意事项
回答:1、拿到卷子后,以最快的速度通览全卷,若发现试卷有重印、漏印或字迹不清现象,可举手询问,并在开考前报告监考员。开考后再行报告、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延长。
2、按规定,弄脏试题、答题卡会被认为有故意作标记的嫌疑。如果无意弄脏了,应立即向监考老师报告,经核实确需更换的,监考员报主考同意后,启用备用试卷或答题卡,但因此而耽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足。
3、英语听力考试出现听力磁带或设备故障等问题。考点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使用备用听力磁带或备用设备,仍解决不了问题的,将立即报告考区主任和省教育考试院,申请考试时间顺延,将所延误的时间予以补足。
4、发现题目做错了,首先不能慌张。不妨先放下笔,用30秒至1分钟的时间,让自己的心绪稍事平静。然后认真查找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找到错误的症结所在,拿出橡皮轻轻地擦去相应的错误部分,此时平和的心境和轻柔的手法切不可少,因为保证卷面整洁而无破损也很重要。
在提笔改错前,应该将答题步骤在脑中做一个相对全面、周密的思考,时间许可的话,不妨在草稿纸上写写,哪怕是纲要式的,都可以避免新的错误出现。
考完一科后的注意事项
1.考后不乱想,相信自己备考下一科
高考第一场考语文,语文会有很多客观记忆和主观发挥的阅读题型,很多考生在考后经常会思前想后,产生某某个诗词好像分析的不好、某某个阅读好像答的不全、某某个词语、病句好像都对、某某个文言填空应该想起来的等等想法,一直沉浸在语文的考试中,有自责、有懊悔,这些想法在考后都是不应该出现的,根据经验,多数考生反映自己担忧语文答题不好到最后却发现语文是成绩发挥的,这些都可能是因为高考第一场是语文,考生过于在意,希望自己第一场发挥的尽善尽美,因此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有一点不满意就会放大,乃至影响心态、影响下一场的备考。语文考过后,应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考好,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投入到数学的考试中去。
2.考后不议论,考一科忘一科
考完语文,大家议论的焦点都会集中在高考作文上,很多考上在作文选题立意的时候就犹豫再三,考后就更加迫切的想找身边同学验证一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所以一下考场就开始找同学议论,找老师咨询,结果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和自己想的不尽相同,自己就开始不断的担忧,影响下一场的备考。其实正确的做法还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已经发挥出水平,不用和身边同学去议论了,考后要及时离开考场,不要参加、不要听身边同学关于考题的议论,考完就忘掉这一科,回到家吃完饭休息一会或者简单的看看数学材料,以轻松的心态应对数学考试。
3.考后心理要平稳,不大悲大喜
很多考生考完后会出现心理极大的波动,有的考生认为自己发挥十分出色,过度膨胀,不认真准备下一科目考试,其实考试发挥好是很能够给自己树立自信的,但要保持在正常的水平范围内,调整心态,积极准备下一场考试;有的考生认为自己发挥失常,情绪极度低落,殊不知这只是高考的一场考试,高考是要从全局来考虑的,对于发挥失常的考生,要树立更强的自信,要抱着让失常科目丢的分数在其他科目中找补回来的信念,比方说语文因为记忆不清丢了十分,那么就要有在数学考试中抢回这10分的信心,尤其是在细心程度上抢回丢失的分数,一定要有这样的心态,积极认真备考。
4.考后晚上正常复习,保持正常作息
考完数学后,考生经过一天的高紧张的考试大多比较疲惫了,这时吃过晚饭后可以进行适度的休息,但不要马上休息,要和平时晚自习一样,正常复习一下第二天要考的科目,简单的过一下知识点和以前的错题记录,查漏补缺,保持自己正常的作息习惯,按时休息,为第二天的高考做好准备。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很难考吗?怎么样学会勤读、勤写、勤思呢?的相关内容。
高考语文很难考吗?关键在于平时的学习,要学会勤读、勤写、勤思
想要语文考出好成绩,先要平时学好语文,而学好语文的关键则取决于我们学习的努力程度。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其思维方式,进而决定其处世方式,最终决定其命运。一个人的习惯决定其一生的成败。比如,好的锻炼习惯会给人带来好身体;好的卫生习惯会给人带来高品质的生活。
而对一名学生来说,好的学习习惯会成就其辉煌的未来。所以,具体到高考语文的学习上,关键之一就是每个人都要在平时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很多,如勤读、勤写、勤思等。你若养成了这些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分数的提高就会轻松。
一、勤于读
读好书不仅能开阔视野、激发思维、启迪人生,更重要的是,读好书能让人拥有伟大、高尚而丰富的灵魂。不爱读书的学生是绝对不可能学好语文的。
因为语文是人文科学,所以缺少情感、缺少词汇的人都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可见多读、勤读对提高语文成绩是很有必要的。作为高三学生,自己不妨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比如,每天读一篇文章,每周读一本杂志,每个假期读三本书……在高三时期,同学们不妨多读一些散文,尽量选择一些文学大家的文章来读。
二、用心写
俗话说,熟能生巧。大家刚学习写作的时候,记叙一件事可能只会按照时间顺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记录下来,接下来慢慢学会使用倒叙手法记叙一件事,再后来学会使用先扬后抑、虚实结合等手法来记叙一件事,最后则能综合运用各种手法、各种表达方式来记叙一件事。
可见,勤写多练对提高写作技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家在平量的学习中要多写,坚持每天写、每周写、随时写。开始时可以写几行、写几面,到最后则可以写小说、写散文、写说明文等应用文种。作为高三学生,每周都要坚持写写文章,要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想所得。
三、乐于思
在小说《狼图腾》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的描述,大致是:仅十几匹狼就杀死了一群奔跑速度快于自己的黄羊,狼靠的是巧妙严谨的狩猎技巧,它们会抓住黄羊吃饱无法跑动这个时机,选择一个三面环山和一面是死亡之谷的地方对黄羊下手。在这种完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被逼到死胡同的黄羊只好束手就擒。狼的这种技巧是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战略战术。
作为学生,对待学习也应这样:勤于思考并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好的个人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思维习惯。
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有的同学靠经验;有的同学靠推理;有的同学靠直觉。很显然,经验和直觉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对学习中遇到的每一道难题,只有综合分析才能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高三同学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
读得多了就可以学会写,写得多了,就可以学会了思考。爱思考的人就可以学好语文!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二模后如何针对不同科目有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如何去日本留学?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赴日留学方式揭底! 面对 初升高 50%的分流 、 1200万人的 高考 和500多万人 考研 的现实 ,每个升学层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内卷,导致 低龄出国 和 大龄出国 的学生越来越多。 今天针对 不同年龄层出国需求 的同学,小编给大家来汇总一下目前有哪些赴日留学方式。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欢迎对号入座! 赴日读高中- -
新高考“3+1+2”模式如何选科目? 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下什么是“3+1+2”模式? “3+1+2”模式是指,考生高考满分不变,仍为750分,总成绩由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3”指的是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高考赋分科目包括哪几门? 高考赋分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文科综合(包括历史和地理)和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和化学)等五个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属于高考基础科目,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属于选考科目。 1、语文:150分 2、数学:150分 3、外语(英语):100分 4、文科综合(历史+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300分(其中包括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子分数,
高考赋分科目包括哪几门? 高考赋分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文科综合(包括历史和地理)和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和化学)等五个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属于高考基础科目,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属于选考科目。 1、语文:150分 2、数学:150分 3、外语(英语):100分 4、文科综合(历史+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300分(其中包括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子分数,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 新高考选科让考生的选择权变大,也可以提早锻炼学生规划学科的意识。虽说学科之间的选择性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选专业首先还是要结合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和兴趣爱好。明确了职业方向,就可以很快找到对应的专业,进而确定最后要报考的选考科目。比如,如果将来想从事电子、机械类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就必须选考物理。如果将来选择医药、化工等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必须选考化学。
怎样才能考上二本?如何高效学习 高效学习=有目的学习,现在你的目标已经很明确了,要考上二本,分析当下的自己,离被二本录取,还差多少分。 针对你的学习情况,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在哪些学科上提分要容易一点,哪些学科上提分难一点,提分容易的学科多花一点时间,提分难得学科把能挣的分都拿到 针对性做题型,有的题型你要学会了解题思路,只要细心就能拿到这个题型的分数,一个一个的攻克题型
高二休学对以后高考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高二休学的利与弊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相关论述如下: 1、个人发展,休学可以给高二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探索机会。休学期间,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天赋才能、职业规划等。这种自我探索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2、休学可以提供时间反思和调整。对于一些高二学生来说,可能会面临学业压力、心理困扰等问题。休学可以提供一段
新高考等级赋分表? 新高考等级赋分如下 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具体转换规则如下: 1、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3-22 00:51:15
2024-03-18 15:39:14
2024-03-07 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