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2024-06-02 22:29:27 | 利好高考网

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如何看待高考加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应该完善在高考成绩加分方面,一直以来都饱受考生诟病,教育部最新回应,已经大幅度减少和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了5类全国性的高考加分,逐步取消地方性的95类加分,对于部分想通过高考加分上更好的大学的这部分学生来说,高考的优势就没有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无疑是一项利好的消息,毕竟依靠高考加分进入好大学的学生数量只是少数,这样更能够体现高考的公平性。

为何高考加分政策受到大多家长的诟病呢?原因很明显,因为加分政策只是让少数人受益,虽说加分的政策的初衷是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体现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比如有特长的考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再比如很多优秀的学生干部、体艺等特长生可以享受到这些待遇。

尤其是少数民族子女享受到的加分政策,还有烈士子女享受到高考加分政策等,都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是,在加分政策的主导之下,极少数的考生存在着舞弊的行为,导致高考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在新时期,加分政策也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高考目前内卷严重,考生之间的竞争原本就很激烈,如果有加分政策的加持,对于裸考考生来说,就十分不公平了。

很多加分政策的渠道很多,并非教育本门能够完全进行监测,比如有体育局,科协,民委,户籍部门等等的加分政策,不便管控就会造成很多加分的漏洞,严重影响高考选拔制度的公平性。

在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方面,比如目前出台的城市户口的少数民族考生将取消加分政策,只保留偏远农村部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的政策,分值也是大为降低,全国通用的加分政策仅保留了4-5项,比如英烈子女。

很明显,高考的这种选拔性的考试是用来选拔人才的,不是用来发放福利待遇的,所有的加分都不应该存在。如果需要奖励和照顾部分人的话,可以换成其他奖励,比如一次性给予多少钱的奖励,或者其他购房,买车优惠奖励,而不应该是高考加分,为什么非要和考试扯在一起?

对于加分政策也会逐步退出高考的舞台,相信这样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是很公平的一项举措,对于高考加分政策,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高考报考特长生的好处和弊端

好处:高考时文化成绩要求较低;选择学校时,一般都是高校的招体育特长生,这样所进入的大学自然就好些。

弊端:没有高考规范,评判标准含有大量主观性质; 之所以体育特长生文化课要求的分数低,是因为他们还有专业分,或者叫体育测试的分数,除了日常的学习,还要进行艰苦的训练,所以说 体育生 考大学并不容易,要考体院那自己的 身体素质 得相当的好,就要经过辛苦的训练。

扩展资料:

艺术特长生在高考录取时可享受20分的优惠,但考生的成绩不能低于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俗称“一本线”或“重点线”等)。如果考生艺术特长特别优秀,经招生高校申请并获批准后,还可享受更多优惠,其高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即有资格被录取。 利好高考网

各高校将艺术特长生人选上报后,教育部将在相关网站上进行集中公示,经过公示的考生才算取得了艺术特长生身份。与此同时,招生高校还将通过学校网站、考生所在中学等对艺术特长生名单进行公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特长生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2023年高考特长生加分政策会有何变化?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年高考特长生加分政策会有何变化?的相关内容。

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特长生加分政策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手段之一。2023年,特长生加分政策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以下是可能的情况:

  • 加分范围扩大: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体育等项目外,可能会增加更多的特长类别,如科技、文学、社会公益等领域。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 加分标准更加细化:为了避免一些学生通过虚假材料来获得特长生加分,可能会对加分标准进行更加细化和严格的审核。例如,对于某些技术类特长,可能会要求学生提供相关的证书或实践经验,以证明其真正的水平和能力。

  • 加分比例有所下降:由于特长生加分政策的存在,一些学生可能会过度依赖特长来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导致其他科目的成绩不够理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会适当降低特长生加分的比例,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平衡发展。

  • 加分政策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除了特长生加分外,可能会将综合素质评价也纳入到高考录取的考虑因素中。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成绩。

总之,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未来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特长生加分政策也可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以上就是如何看待高考加分?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如何看待高考加分?”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高考不分文理科
如何看待高考不分文理科

如何看待高考不分文理科 1、高考改革目前只在浙江省、上海市试点,其它省份最早也要在2017年之后实行。高考改革英语没有退出高考,只是要改为一年两考,取成绩最好的一次计入高考。 2、对于绝大部分省份来讲,高考改革后,高中14门功课学完了以后都要进行考核,分为两类,一类是等级性的,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生物、历史;还有一类是合格性的,即美术、音乐、体育、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2024-06-12 20:25:08
如何看待我国取消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这一政策?
如何看待我国取消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这一政策?

怎样看待教育部新出台的全面取消高考竞赛学科和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 教育部新出台的全面取消高考竞赛学科和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的举措是顺应时代变化需求的,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但是取消竞赛学科和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并不是说不关注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了,而是为了将其更好的纳入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之中。 首先,全面取消高考竞赛学科和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而且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

2024-05-07 14:50:27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我支持取消高考加分 理由如下: 一、高考是自封建社会延续下来的最公正的选人体系; 二、高考之管理以及监督也是最科学的; 三、高考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中国人情关、宗族关系对科学选人的影响; 四、我国现在尚未找到种比高考更科学的选人制度。 至于加分,实际上就是在破坏高考体系,还美其名曰发现各类人才。 我们应当注意到,所有加分之项目都在掩饰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

2024-05-28 23:52:25
如何看待  年新高考 8 省分数线?
如何看待 年新高考 8 省分数线?

如何看待2021年新高考8省分数线? 八省联考成绩查询步骤如下: 1、进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众号,点击正下方的小程序。 2、点击考试成绩。 3、选择考试类型,点击普通高考。 4、拖到最下面,选择2021年普通高考适应性考试。 5、输入高考准考证号和密码即可查询。 扩展资料: 根据“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模拟演练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1、本次考试目的主要是模拟演

2024-06-25 05:55:45
如何看待高考降低外语科分值
如何看待高考降低外语科分值

如何看待高考降低外语科分值 每年高考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或是讨论寒窗苦读金榜题名的“状元”,或是议论本科录取率在40%左右,或是争论新高考改革的利与弊,都引起家长们津津乐道。 而有一个话题却让众多家长心中憋屈太久,那就是外语该不该作为高考主考科目,满分150分是不是太多了,现在终于有人为家长呐喊了,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表示,建议将高考中外语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 01 全国人大代表庹

2024-03-07 05:00:29
如何看待2023年河南高考分数线?
如何看待2023年河南高考分数线?

河南省高考录取率 一本率是16.65%,二本率是46.6%。根据高考100显示,2023年河南高考,统考人数达到90+万人,其中本科一批中,文科547分控制线对应的排位是24386、理科514分控制线对应的排位是125465。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2023年河南文科理科上一本线总人数149851人。并且2023年河南高考,统考人数达到90多万人,其中本科二批中,文科465分控制线对应的排位是991

2024-10-25 15:48:42
如何看待衡中高考的成功?
如何看待衡中高考的成功?

如何看待衡中高考的成功? 衡水中学文史类高考成绩非常辉煌。最高分683出自衡水中学,668分(前8名)以上都出自衡水中学。前11名包揽10个,前8名都是衡水中学。 这是历史上衡水中学最好的成绩 衡水二中 物理组合强基线(487)以上人数:4827人,强基率达97.08%; 历史组合强基线(506)以上人数:1582人,强基率达91.49%; 600分以上人数:物理组合1791人,

2024-09-27 09:00:27
如何看待晋城一中高考成绩?
如何看待晋城一中高考成绩?

如何看待晋城一中2021高考成绩? 晋城一中2021高考成绩非常好,考生特别厉害。 2021年高考,晋城一-中不负众望,再续辉煌。文科650分以上,全省共19人,晋城一中占12人。其中,薛云格、陆祉璇两名同学以671分并列山西省文科状元。理科670分以上,晋城一中共7人。其中,梁亦博同学以702分名列全省理科第5名。 志愿填报将陆续启动 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考生将进入到志愿

2024-07-02 00:57:31